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产品展示 技术服务 营销网络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用全球领先的欧洲技术服务中国畜牧业 用全球领先的欧洲技术服务中国畜牧业
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
猪场饲喂管理方案
更新日期:2012/5/28  浏览:1837

 

猪场养猪饲喂方案管理技巧
 
首先把重点放在对成本影响最大的因素上,比如耗料量最大的生产阶段(例如:生长肥育期)以及成本最高的日粮养分(例如:能量、蛋白质和磷)。关键因素把握好之后,再对影响较小的因素进行评估。
      有多项指标可用来评估饲喂程序的经济效果。在这些指标当中,每吨饲料成本是最糟糕的一个指标,因为这个指标反应不出猪群生长性能和利润方面的信息。有许多指标效果更好,包括每公斤增重的饲料成本、每头出栏猪只的饲料成本,以及每头猪的利润。最好的指标是单位饲养空间所带来的利润。
改善饲喂方案经济效果的技巧
     1要多方面地了解猪需要的各种营养来源的市场行情,包括氨基酸、矿物质元素、维生素和能量。这样的话,您就可以有多种选择,比如必要情况下可以从使用浓缩料改为使用预混料,或把玉米换成麸皮、脂肪、西非高梁或DDGS(带滤液的玉米加工蒸馏物),或者用肉骨粉或结晶氨基酸来替代一部分豆粕。
    2
、在不同原料商品当中进行选购的时候,您心里应该想着目标日粮的营养标准,比如说日粮的赖氨酸水平,这样才能在不同的原料间进行合理的比较。关于营养标准,可参考布拉斯加大学出版的猪营养指南。
    3
、饲料供应商可以为您提供方便与服务,在您决定到底采用全价料、浓缩料、料精还是预混料的时候,也应现实地考虑这种方便与服务的价值。
    4
、确保日粮中的每个组分要么能够在数量上满足猪的养分需要(不多也不少),要么能够可靠地改善猪的饲料转化效率、日增重、繁殖性能或胴体品质。如今仍然有许多生产者还在日粮中添加一些不必要的、对于提高生长性能没有作用的组分,或提供过多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
     5
、针对您自己猪场的生产条件量身定做专门的日粮配方,最大限度地避免出现养分过多或不足的情况。要做到恰好,就要了解本场猪群的无脂瘦肉增重率、采食量、21日龄窝重等指标,根据这些数据对配方进行调整。至于如何优化猪群生产性能,以及如何根据量化指标计算养分需要量,您也可以在猪营养指南中找到方法。仅仅知道猪的遗传品系、按照该品系的标准来饲喂是不够精确的。
6、当猪的体重达到86 kg之后,一定要小心避免养分过量。这一阶段的耗料量占全程总耗料量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一,而且瘦肉增重率会持续下降。
      7
、应对饲料消耗进行预算,当猪群吃完一定量的某一阶段的日粮之后,依次更换为下一阶段的、营养浓度更低的日粮,而不要根据猜测的体重数据更换饲料。
      8
、检查饲料预算,确保落在预期目标范围之内。计算主群的饲料转化效率,看看是否与饲料预算当中所预期的目标相符。
分性别饲喂。阉公猪日粮当中的氨基酸含量应比青年母猪稍低一些,尤其是达到36kg活重之后。但需要指出的是,分阶段(或分体重)饲喂比分性别饲喂重要得多。分阶段饲喂,断奶到屠宰至少需要分成7个阶段,饲喂不同日粮。
      9、对于长肥育阶段抗生素类促生长添加剂的作用应该进行仔细评估。需要考虑,使用抗生素添加剂所提高的生产性能能否抵得上饲料成本的增加。
      10
、日粮的平均颗粒直径应控制在650-750微米。颗粒直径每降低100微米,饲料转化效率可提高1.2%。1.2%的饲料转化率意味着4元(0.60美元)/头猪。假如您已经有6个月没检验饲料粒度了,那么今天就去检验。
      11
、选用瘦肉增重率高的公猪和后备母猪来更新种猪群。脂肪增重所需的能量是瘦肉增重的4倍。
提高猪群健康水平。猪吸收的养分如果都用来与疾病做斗争没法增重了。这样,实际上是造成了饲料的浪费。确保良好健康水平的一个重要方法是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
      12
、确定一个合适的安乐死方案,或者和您的兽医、员工讨论改进现行的安乐死方案。生产性能很差的猪往往会消耗大量的饲料和药物,而且经常成为病原微生物的保虫宿主,这样的个体应该实施安乐死。
    13
、与其他生产者合伙,大批购买原料。这样可以得到折扣,降低成本。这种情况下合作各方可能需要抛开那些对猪来说没有分别的关于饲料原料和饲喂策略方面的意见分歧。调查一下能否购买散装饲料而不是袋装饲料。
       如果您的饲料是委托别人加工的,可以考虑进行制粒。玉米-豆粕或西非高梁-豆粕日粮经制粒后饲料转化效率可提高5%至8%。在饲料原料价格高涨的时期,制粒更容易带来经济回报。
       14
、饲料成本的目标一定要切合实际,要了解本场猪群的饲料转化效率、日增重、单位胴体产量所消耗的饲料成本,以及单位饲料成本带来的利润。总之,要确立尽可能完善的指标系统,通过这些指标来找出需要改进的方面。
 
 
版权所有:北京科恩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66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00011号      设计制作:无忧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