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产品展示 技术服务 营销网络 诚聘英才 联系我们 友情链接
用全球领先的欧洲技术服务中国畜牧业 用全球领先的欧洲技术服务中国畜牧业
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技术服务> 技术服务
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和形成
更新日期:2012/5/26  浏览:1840

 

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
一、蛋壳的形成
    从卵黄落入输卵管漏斗部到产出完整的一枚蛋,平均耗时26.5小时,卵在子宫部滞留时间最长,达19-20小时或更长一些。蛋壳在子宫部形成。卵进入子宫的最初8小时,由于通过内外蛋壳膜渗入子宫分泌的子宫液(水分和盐分)使蛋白的重量几乎增加了一倍,同时使蛋壳膜鼓胀成蛋型。蛋壳主要由碳酸钙组成,蛋白质和粘多糖构成有机支架,碳酸钙的晶体凝结、生长在支架之间。钙的沉积或蛋壳的形成,最初很缓慢,但随着卵滞留在子宫的时间而逐渐加快,大约到5或第6小时,钙的沉积保持相当一致的速度到蛋离子宫为止。
 二、蛋壳色素的来源
    产生蛋壳颜色的主要色素是棕色原卟啉(又称卵卟啉),由母鸡蛋壳腺中的-氨基乙酰丙酸合成。原卟啉的生物合成始于蛋壳形成的最后5小时,即覆盖于蛋壳表面的蛋白质壳上膜的分泌期。蛋壳的结构可分为角质层(或壳上膜)、蛋壳层(海绵层、乳头层)、蛋壳内、外膜。家禽的卟啉分布在蛋壳内、外膜、蛋壳、角质层。褐壳蛋鸡的色素大量沉积在最外面的角质层,它主要是由一层极薄的蛋白胶原结构和少量碳水化合物(粘多糖)组成。蛋壳腺粘膜上皮细胞组织在蛋鸡产蛋过程中会发生系列生理性变化,分泌两种大小不一的颗粒,大颗粒则形成有机基质(蛋白胶原、粘多糖),小颗粒即为含有原卟啉的色素颗粒。这两种颗粒不断增加直到角质层完全形成,其中的色素是蛋壳腺在开产前几个小时(3-5小时)不断地分泌沉积到角质层上,并且鸡整个生命周期合成分泌色素的量是一定的。
三、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
    蛋壳色素沉积于蛋壳外层和壳上膜,因此蛋的色泽是蛋壳和壳上膜中所含色素的综合结果。一些影响蛋壳着色因素和外观的视觉因素均影响蛋壳颜色的变化。总的来说,影响蛋壳颜色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年龄因素、疾病与应激因素、营养因素、药物因素、电解质平衡因素等
   (一)、遗传因素
    1、合成原卟啉能力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而且仅限于带颜色羽毛或皮肤的鸡种。对一只母鸡来说,蛋壳颜色深浅是比较固定的。天然食物或商品饲料中获得的色素,并不能被沉积到蛋壳中,如核黄素和β-胡萝卜素只能影响蛋黄的颜色。
    2、合成原卟啉的能力受到遗传能力的影响,因个体不同而有差异,商品鸡群是有一个主要遗传品系以上的杂交品种。因此在原卟啉的合成能力上,个体之间存在着与遗传相关的细微差别,即使相同品种的鸡蛋壳颜色也有一定的差别。在实践生产中,偶尔我们可以看到一只产白壳蛋的褐壳蛋鸡。
   (二)、年龄因素
    母鸡壳上膜的分泌量并不因年龄的变化而有所提高,当母鸡随着年龄增长而蛋重亦增大时,有限的壳上膜就会分布到扩大的蛋壳上,因此蛋壳颜色变浅。
    商品鸡群在40周以后,所产蛋蛋壳变薄,并且色素含量较少。这可能是由于造血机能和其它生理代谢机能从此衰退,导致色素合成不足。另外,40周以后的蛋重增加,蛋壳的表面积增大,色素的分布面积增加,总的结果使蛋颜色变浅。生产实践中,老鸡所产的蛋比开产蛋鸡所产的蛋更大一些,但颜色更暗淡些。
  (三)、疾病与应激因素
    壳上膜是蛋壳的最外层,其内所含有的色素与壳上膜的量有关,这一含量也最终决定蛋壳的颜色。发生环境造成的应激或疾病时,壳上膜的分泌会减少,主要的原因是母鸡在生理应激的情况下,将营养物质从非必须代谢活动(如壳上膜的生成等)转而用于急需的代谢活动上。
    1、疾病
    临床或亚临床症状的传染病引起诱发免疫应激反应的疾病,如传染性支气管炎、非典型性新城疫和减蛋综合症等疾病,会导致蛋壳腺萎缩,影响蛋壳的色泽。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轻度感染也会影响蛋壳腺的分泌,出现所谓的砂皮蛋,许多小型的饲料厂在产蛋鸡浓缩料中也添加少量的抗菌素,反而有助于蛋壳质量的改善。不明原因蛋壳颜色变浅发生后,应该观察鸡群有无呼吸道症状,必要时可进行lasota系免疫。
    2、应激
    母鸡在遭受应激尤其热应激时,壳上膜的色素分泌会减少。另外,惊群也可能引起输卵管的收缩,造成蛋壳腺粘膜损伤或由于蛋的滞留,使钙质过多附着形成类似粉壳蛋,也可能由于应激激素如肾上腺素的释放造成鸡体内分泌如蛋壳色素分泌等的紊乱。在鸡蛋形成的最后5小时期间造成的应激,尤其在蛋壳形成过程中的生理或人为应激因素,都会使蛋壳的质量下降,颜色变浅。
  (四)、营养因素
    普遍性的蛋壳变白发生在气温炎热的夏季,冬季很少发生。营养因素导致蛋壳颜色变浅往往不是仅仅因为配方营养含量不够,而是因为采食量的因素。气温很高的夏季,鸡只采食量减少,特别是能量供应量不足,导致脂溶性维生素吸收利用率降低,鸡只调节机制也不能发挥作用,导致蛋壳质量变差。
    (五)、药物因素
    许多药物影响蛋鸡的产蛋和蛋壳颜色。最明显的如少量(即使很小的剂量20-40ppm)的尼卡巴嗪会影响蛋壳色泽,使其变差。原因可能是它干扰这些色素的合成,导致正常产棕色蛋的品种产白色蛋。在实际生产中,因尼卡巴嗪常用于抗球虫药添加于饲料中,若同一设备生产多品种预混料时,在加工过程中机械设备上的残留都会导致这种原因的发生。磺胺类药物也有这种效果。
    过量饲喂高水平的一些药物也可导致这些抗菌药的沉积,产生黄色蛋壳。为了降低饲料成本,近几年来有少部分厂家往往在配方中使用1-4%的药渣,有土霉素、四环素和链霉素药渣等,有的废渣药物残留很高,药物的气味非常浓重,使用中往往出现蛋壳颜色变异。
   ( 六)、电解质平衡
    家禽电解质平衡是日粮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平衡,通常是调节日粮中Na+、K-、CL的平衡性,平衡指标多用毫克当量来表示,每公斤日粮毫克当量250为正常。当偏离太远时,会影响家禽的蛋壳质量和全面的健康和代谢。
    有报道产蛋鸡喂盐后壳厚度下降10%,饮水中含盐2000ppm,壳质下降程度加倍,蛋壳破损率急剧上升。盐水可能会限制向卵壳腺提供碳酸氢盐离子,这种调节是通过降低卵壳腺黏膜上的碳酸活性而实现的。水质也是容易被用户忽略的因素,有报道说国外某商品鸡场29周龄鸡群9%的蛋壳缺损,主要原因是该场使用的井水不好,化验结果表明,此井水含293ppm钠、38ppm钙、155ppm氯、466ppm硫酸根和49ppm硝态氮。
 
 
版权所有:北京科恩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京ICP备10026666号     京公网安备11011402000011号      设计制作:无忧网络